新常態、新機遇、新動力:“互聯網+”催生新興業態 服務外包產業空間廣闊

坐落在空港經濟區的軟通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從事軟件服務外包的領軍企業,副總經理劉陽說,企業將部分業務需求外包給他們這樣的專業團隊來完成,可以大大減少人力、研發、資金等成本,提高企業效率。

劉陽:“我們服務的領域非常廣,電信行業最大的客戶是華為,華為面向自己的主營業務就是它的硬件,但是它的軟件都是軟通做的。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服務外包的例子。”

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提出,傳統產業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將催生新興業態和產業模式出現,為服務外包企業帶來了更廣闊的施展空間。去年,軟通動力成為全國首批“工業云”項目試點研發單位,這一項目將在今年進行推廣。劉陽介紹說:“將來的服務對象就是咱們的工業企業,它只要一個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到這個服務上,就可以享受到這個軟件的服務。在云平臺都會自動進行升級和維護。這個平臺已經成功部署到天河一號里面了,下一步就是準備跟這些工業企業進行對接。”

圍繞創新驅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2014年本市新增服務外包企業147家,服務貿易進出口首次突破20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18%。從民生消費到工業制造,服務外包產業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市服務外包協會會長施振津說:“過去互聯網主要是滲透在生活消費領域、比如網絡購物、滴滴打車,現在滲透到所有的生產資源的各個領域。比如到批發市場,有遠程的控制再加上大數據的分析;另外我們的有的企業為工業制造業服務,在冶煉,爐料、配料的軟件,減少人為的殘次品;互聯網企業開發一個軟件,并且進行遠程控制,提高成品率。”

互聯網將打通產品到客戶的中間鏈條,進一步促進傳統產業和服務外包行業的對接。施振津介紹,今年將推出一批代表“天津服務”最高水平的解決方案和專、精、特、新的殺手锏項目,并從商貿、制造、物流等領域入手,加強產業對接。

施振津:“‘互聯網+’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和傳統的商貿流通產業進行對接,在推動電商、跨境電商、線上線下新的營銷模式、推動體驗性的銷售發揮作用。第二方面,主動服務天津的制造業。第三方面,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和天津物流業對接。第四方面,動員外包企業參與大健康產業,比如電子病歷、遠程診斷等等。最后一個,為金融的改革創新進行服務。比如發展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保險等等。”